• Language switcher

  • 最新消息

    部落格

    它有44個台灣大!漂流海上的海洋垃圾帶

    本文將介紹位於夏威夷兩側海域的海洋垃圾帶,並解釋海洋垃圾帶成因,以及垃圾帶和垃圾島對環境的影響,最後再統整國內外處理海洋垃圾帶的方式。 2018年,著名科學期刊《Nature》發表一篇關於海洋垃圾帶的報導,闡述太平洋洋流與垃圾之間交互影響,導致海洋垃圾帶的出現。自此之後,人們對海洋汙染的關注度便逐漸提升。 接下來,本文將進一步介紹海洋垃圾帶的成因、影響以及現行的處理方法。 海洋垃圾帶是什麼?其影響為何? 海洋垃圾帶,又名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太平洋環流分別在夏威夷的兩側海域形成兩個巨大的垃圾帶:從夏威夷的右側向東延伸到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此為東太平洋垃圾帶;從夏威夷的左側向西延伸到日本,此為西太平洋垃圾帶。 太平洋垃圾帶成因 太平洋垃圾帶的出現時間可以推估到1980年代左右,當時根據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在1988年發表的論文中,首次描述關於太平洋垃圾帶的現象。 海洋垃圾帶的分布區域剛好位於副熱帶高壓的範圍內,而其海域的太平洋環流系統又是相對靜止的區域,因此,當人類排放入海的大量垃圾被海流捲進太平洋環流系統後,這些垃圾不斷匯聚,最終形成一個巨大的垃圾島漂浮在水面上。而太平洋環流系統是相對靜止的洋流,所以無法將這個垃圾島沖散,大量無法被自然吸收的垃圾在海上分解出有害的物質,對環境造成危害。 太平洋垃圾帶影響 大量的垃圾沉積、漂浮於海中,其中占比最高的塑膠製品隨著海浪的拍打逐漸被分解成細小的塑膠微粒。根據報導指出,每位成人每年約從使用自來水、空氣攝入、食用海鮮及食鹽攝入3.2萬顆塑膠微粒,連日常必備的食鹽中都超過九成檢測出塑膠微粒的存在,其他類似的案例更是不勝枚舉。 這些塑膠微粒隨著海水進入到海洋生物的體內,並逐漸在牠們體內推積,直至人類將牠們捕撈上岸後,透過食用進入我們的體內,除此之外,當塑膠微粒進入生態系,降雨、空氣懸浮微粒中也會帶有塑膠微粒,這樣的惡性循環正不斷重演,如果人類再不改善海洋汙染的問題,屆時,垃圾島就不會只存在於太平洋的海面上,而是整個地球將成為一個滿是垃圾的星球。 海洋垃圾帶的因應之策 面對日劇嚴重的海洋垃圾問題,各國紛紛投入資源來處理這個問題,時至今日,海洋垃圾的問題還是無法徹底解決。目前,人類處理海洋垃圾的方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從源頭處理,透過制定法律標準來強制要求人們減少垃圾排放,同時加強宣導海洋教育;另一種,則是被動回收已經形成的垃圾,透過海上作業漁船或者其他機器設備來回收海洋垃圾。以下將針對已產生的海洋垃圾的處理方式來做更深入的介紹。 海洋垃圾國外處理方式 說起海洋垃圾回收,就不得不提起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洋垃圾回收計畫—“The Ocean Cleanup”—這項計畫是由來自荷蘭的青年史萊特所發起。他和其他研發人員合力打造出一台僅依靠風力、海浪、洋流,這三種自然力量來運行的海上吸塵器,這台海上吸塵器於2018年時展開首航,目標是清空加州附近的海洋垃圾帶,雖然首次的航行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在不斷改良優化後,成功於隔年的第二次航行順利完成捕撈任務。 想知道更多關於世界各國海洋清理計畫,可以看這篇: 海洋垃圾清理計畫:什麼是海洋垃圾桶?國內外四種海洋垃圾桶原理及比較 海洋垃圾台灣處理方式 台灣回收海洋垃圾的方式,可以根據回收垃圾的體積大小,區分為大型海廢回收和塑膠微粒回收兩種方式,大型海廢直接透過漁船搭載人力捕撈回收,而塑膠微粒則是可以依靠一種特殊的塑膠微粒捕捉器來收集回收。 塑膠微粒補捉器是我們點點塑團隊所發明的新型回收技術,這台捕捉器可蒐集直徑20微米的微粒,且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及抗衝擊力,可以適應海中高鹽度及流場環境,目前過濾微粒的效率高達八成以上,能夠有效減少海洋中塑膠微粒的含量。 面對海洋垃圾帶,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面對日漸嚴重的海洋汙染,只透過回收海洋垃圾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唯有加強宣導人們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從源頭開始減量,才能有效降低海洋垃圾的沉積。然而,該怎麼做才能引起人們對海廢問題的重視呢? 我們認為可以先從海洋教育開始做起,加強孩子們對海洋污染的環境意識,讓孩子們懂得資源的可貴,畢竟未來掌握在孩子們的手中,如果地球環境不斷惡化,首當其衝的便是影響孩子們的未來。 因此,我們有義務告訴這些未來的主人翁,他們將來可能會面臨的處境與挑戰,而這同時也是點點塑的核心目標——海洋教育,我們希望透過成立海洋教育工作坊,把環境議題融入在工作坊中,讓青少年們能從動手做中,以有趣的方式讓他們了解當前我們面對的環境問題。從小扎根正確的海洋環境意識、培養能力改變現狀,一同解決不斷製造垃圾的惡行循環,如此才能幫助地球脫離滿是垃圾的世界,達到資源永續利用的未來。 最後,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海洋垃圾帶或海洋汙染等相關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FB粉絲專頁,有想法也歡迎提出和我們一起討論喔!

    2021 年 7 月 12 日

    養殖漁業問題大解密!台灣養殖漁業目前所面臨的3大困境

    台灣漁業雖仍以捕撈漁業為大宗,但為了永續利用海洋資源,養殖漁業的生產量逐年遞升。根據108年的統計資料,台灣養殖漁業的生產量佔總生產量的28%左右,而隨著養殖漁業生產量占比提升,其所面臨的困境以及衍生的環境問題,也成為新興的熱門議題。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於2020年所發佈的「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報告中指出,自1960年代起,全球人均魚類消費量成長兩倍以上,並預期未來魚類消費量還會不斷增長。然而,目前海洋中超過1/3的魚類資源已被過度捕撈,也因此,為了能保持海洋生產力,「養殖漁業」應運而生,並且逐年提升產量,成為永續發展海洋的重點產業之一。 雖然養殖漁業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認為是可持續發展的生產系統,但其所面臨的幾大困境,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以下將分段介紹3大養殖漁業困境,帶你剖析相關問題,並對台灣養殖漁業的未來進行更深、更廣的思考。 一、養殖漁業經濟困境: 養殖漁業問題不少,其中從經濟層面切入,養殖漁業所面臨的經濟困境就是:「擁擠」,換句話來說,就是飼養魚類的「密度高」。以常識而言,低密度的養殖讓被飼養的魚種生活空間更大,而對於它們的動物福利、健康都是較高密度養殖為佳,然而,為何台灣養殖漁業常見的仍為「高密度養殖」?追根究底其中的原因便是「土地」。台灣地狹人稠,再加上山脈橫貫,地形破碎,可利用土地面積本就不足。根據行政院對養殖漁業的統計,占地5萬5千公頃的養殖面積,約有10萬的從業人口,等同每個養殖戶平均的養殖面積約0.55公頃,而個體戶的魚塭面積大概在1-2公頃左右。 對於從事養殖漁業的漁民而言,以一公頃的魚塭為例,取得養殖漁業用地及建置相關設備,少則七、八十萬,多則破百萬,而這高成本的投入,也造成養殖漁業漁民必然得選擇從事高密度養殖來回收投入的成本。同時,隨著勞工工資上漲,再加上取得土地及其他相關設施、材料費用攀升,經營也更加困難,此為養殖漁業所面臨的經濟困境,也是近年來養殖漁業發展停滯不前的重要問題所在。 二、養殖漁業衛生安全困境 養殖漁業困境中的第二問題,就是衛生安全困境。台灣養殖漁業採取高密度養殖,造成魚類之間更容易互相傳染疾病,同時也對水質產生破壞,並且增加魚群的攻擊性等,這些問題都屬於養殖漁業的衛生安全範圍。同時,魚類疾病的高傳染率也會提升養殖魚類的死亡率,為求回收成本,從事養殖漁業的漁民只好再投放更多的魚苗,並且使用相關化學藥劑治療魚類疾病,但也更加地破壞水質,又再提升養殖魚類的死亡率,最後造成惡性循環。而前文也提及因為經營魚塭的成本不斷攀升,有些老舊魚塭在早年規劃魚塭進排水時,並沒有做到進排水分離,不但無法確保進水是否遭受污染,當魚塭內疾病爆發時,也容易使病原體隨排水直接流出,擴散傳播範圍。 以上台灣養殖漁業所面臨的衛生安全問題常年打擊養殖漁業的經營效益,使台灣從前以「草蝦王國」、「鰻魚王國」、「九孔王國」、「石斑魚王國」享譽世界的美名再不復存。 三、養殖漁業環境困境 接下來,養殖漁業困境裡最後一個問題,也就是養殖漁業環境問題,正是last but not least,雖然放在文末敘述,但相對地這個問題牽涉的層面也是最為廣泛的,影響也非常深遠,因此,在這裡我們會探討得更深入一些。前文已然提及台灣水產養殖缺點有高密度養殖、進排水不分、魚塭內疾病傳播快速等等,然而,水產養殖問題不止這些,其中最大、影響範圍最廣的便是魚塭進排水所造成的環境問題。 從進水而言,有些從事養殖漁業的漁民為了避免使用地面水體的不安全性(因為無法保證其是否有被污染),因此常常在台灣沿海地區超抽地下水,從事水產養殖。而大量超抽地下水,就容易衍生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及土地鹽化等環境問題。 另外,養殖漁業所採用的高密度養殖方式也容易因為魚塭中含有殘餘飼料、養殖生物屍體及排泄物,而造成養殖廢水含有高濃度的有機污染物,當這些有機廢水與農田渠道合併流入環境中,濃度過高的營養鹽對水生生態系統具有危害,就容易形成藻華及優養化,剝奪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間。 綜合上述論點,如何減少養殖漁業換水(減少進排水次數)的頻率就成為新興的課題,目前淨化與回收水產養殖業廢水處理方法包含:混凝沉澱、薄膜過濾處理、離子交換、化學氧化法、生物濾床和以及我們主要使用的無耗材波浪式汙泥脫水機台等。每一種處理方法都有其特點,然而各方法的具體內容需要更大量的專業知識去解析,在此不多加贅述,但如果你有相關需求或問題,歡迎來信聯絡我們,我們將為你提供更進一步的服務。 結語 透過介紹養殖漁業的3大困境,你是否對於台灣養殖漁業的未來有更多的想法了呢?在此必須強調的是,雖然養殖漁業問題不少,但是,如何妥善解決養殖漁業環境問題,以利達成經濟與生態間的平衡?這便有賴你我多接觸、認識海洋、河川相關知識,從源頭端做起,適時修正我們的水產消費習慣,並且更主動去了解我們身處的環境正在發生的種種,甚至付出更多的心力一起來重視、改善我們的環境。如果你也有一顆想要探索更多海洋河川知識的心,甚至是為了替保育海洋生態盡一份心力,也歡迎你追蹤我們的社群媒體帳號,了解更多海洋新知,或是參與相關海洋教育活動,與我們共襄盛舉一場海洋保育的盛宴。

    2021 年 7 月 9 日

    再不重視塑膠汙染就晚了 ,牠們肚裡全是塑膠垃圾

    上面這張照片,是來自挪威卑爾根大學的團隊。他們從一隻已經死亡並擱淺於岸邊的鯨魚體內發現這些塑膠袋。令人難以想像的是,海洋生態到底被破壞到什麼程度,才會令牠們誤食這麼多塑膠垃圾? 儘管人們已經開始關注海洋汙染,也有上千種海洋清潔計畫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然而,即使是目前規模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吸塵器(The ocean cleanup)計畫,他們於2019年時,成功回收於美國西岸太平洋垃圾帶的垃圾,其數量與全球的海洋垃圾量相比依然是冰山一角,無法使海洋恢復健康,因為人類製造垃圾的速度遠遠超過回收的速度。如果人們對海洋汙染依舊抱持著事不關己的態度,海洋汙染影響的將不僅僅是海底生物,終將成為敲響人類末日鐘聲的前哨。 塑膠汙染是什麼?有多少塑膠污染進入海洋?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報告預估,每年至少約有800萬的塑膠垃圾被排入海洋中。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指出,海洋污染的情況至1950年代以來,光是塑膠汙染,人類就已經製造出高達83億的塑膠垃圾,且每年至少約有800萬公噸的塑膠垃圾正在不斷被倒入海洋中;在台灣,每年光是塑膠吸管的使用量就高達30億根,而塑膠袋則是高達165億,這些塑膠製品因其回收價值不高,最終幾乎都當成垃圾處理,小小一根吸管或塑膠袋,卻有可能造成生態系的大危機。 塑膠垃圾的數量之所以這麼高,和我們使用的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由於塑膠的成本低廉,人們通常是以一次性的方式來使用塑膠製品,以致於塑膠垃圾的數量如此龐大。如同前述報告,每年僅有14%的塑膠垃圾被回收再利用、14%被焚化、40%則被掩埋,超過三分之一的垃圾則進入大自然中,而海洋中的塑膠垃圾又以一次性塑膠包裝為大宗,這些塑膠垃圾進入海洋中,除了會釋放出有害物質,海洋生物誤食後可能會造成氣管堵塞窒息,甚至誤食過多塑膠製品而佔用消化道,讓生物被活活餓死。 海洋汙染影響:不同階段的塑膠汙染對生物的影響 根據國際環境法中心所出具的《塑膠與健康》報告,人們過去在計算塑膠汙染所產生的影響僅侷限於塑膠製品對人體、生態的危害,然而,塑膠汙染所產生的影響應該更廣泛,當人們從石化燃料中提煉塑膠製品的原料,再到工廠加工,這段製造塑膠的過程所產生的碳排放、水汙染都應該是塑膠汙染,卻總被人們遺忘,因此實際塑膠汙染應該更嚴重。 接下來簡單分析塑膠生產週期各階段對生物的危害: 一、提煉與運輸造成的塑膠污染 從石化燃料中提煉塑膠原料的過程中,為了分離出不同的石化成分,過程中所注入的水資源排放後將帶著超過170種的有毒物質,滲透進土讓中或揮發至空氣中,若是長期生活在提煉石化燃料的環境下,這些有毒物質將對生物的呼吸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等帶來很大的危害,更別提要是直接攝取水源,會對生物造成多大的傷害。 二、精煉與加工造成的塑膠污染 載著塑膠原料的物流抵達石化加工廠後,為了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加工廠會加入多種的提煉劑,而這些提煉劑與廢水混合後排入河流中,將造成鄰近溪流生態的覆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成衣加工廠時常因為違法排放大量的染料廢水造成整條河川變色、工廠農場直接排放未處理物質造成河川優養化,導致生物窒息或中毒死亡而屢上新聞,這些廢水造成的汙染也是塑膠汙染的一環。 三、使用與消耗造成的塑膠污染 加工完成的塑膠製品離開工廠後,隨著人們的購物進入到家庭中,有一些塑膠將在此階段直接進入人體,例如當人們使用紙碗來盛熱食時,紙碗內層為了防水的塑膠薄膜將隨著熱食釋放毒物,再一起吞入體內,而另一部份的塑膠將成為垃圾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四、回收與丟棄造成的塑膠污染 當人們將廢棄的塑膠製品丟入垃圾車或回收車時,你以為它們全都被焚燒、掩埋或再回收嗎?其實,要做到百分百的垃圾處理是很難的,因為人們回收處理垃圾的能力遠不及產生垃圾的速度,因此,即使我們每天都盡力做到資源回收,這些廢棄物依舊可能流入生態中。即使這些廢棄物如我們預想中進入回收場或焚燒場,卻也難逃焚燒垃圾所產生的毒氣對生物的影響。 無論是海洋汙染,還是塑膠垃圾,其實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下,人們或多或少都意識到環境汙染的嚴重性,雖然要想根除塑膠汙染對於現階段的人類社會而言並不容易,但若能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做起,例如養成自備環保袋習慣等,比起慢慢打撈海中塑膠垃圾會更環保有效。 結語 海洋汙染影響的範圍十分廣大,大海是生命的起源,當大海不再適合孕育生命時,無論是海洋生物,還是地面上的動物,當他們吞食塑膠、塑膠微粒,並且生活在人為破壞後的生態環境裡,最後都會因人類的捕食行為,將塑膠污染自然地帶回人體,人類終將承受最終的苦果。 同時,當人們因為塑膠所帶來方便而大量使用時,地球上其他的物種卻正忍受這些塑膠汙染所帶來的影響,例如那些生活在中途島上的鳥兒,因為不斷食入大量的塑膠垃圾,以致胃被塞滿垃圾而死亡,又或者像是錯將漂浮的垃圾袋當成水母並誤食而亡的海龜們、被魚線纏繞而死的海獅們、被生日彩帶吊死在電線上的小鳥等,類似的悲劇不計其數每天都在發生。 如果世界不正視這個問題,即使人類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也難逃被滅亡的下場,無論你的生活是否和海洋保育有關,都離不開海洋帶來的影響,為了這顆湛藍又美麗的地球,請一起努力為地球生態減少使用塑膠製品的機會,讓我們一起還給地球一個美麗的生態。 想知道更多關於海洋汙染的資訊,可以關注點點塑的粉絲專頁接收海洋環保知識分享與活動資訊,也歡迎與我們交換心得與討論! ?延伸閱讀海洋汙染相關文章: ➡️海洋污染是「你」造成的?你不可以不關心的海洋垃圾問題! ➡️海洋塑膠微粒從哪裡來?身為地球公民我們該做什麼?

    2021 年 7 月 9 日

    培養「減塑」心態三階段:從生活周遭做起的八件事

    前言 工業革命帶來科技起飛,隨即人類也加劇了對生態造成的無數污染,我們該如何力挽狂瀾,為地球環境的永續保護盡一份心力呢?今天我們將焦點專注於石化工業一環中的塑膠產業上,塑膠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在世界各個角落堆積發酵中,也重挫了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塑膠減量一詞已經不是書本中新奇的用語,而是我們應該腦力激盪共同解決的問題。「減塑」成為世界潮流的熱門議題,除了政府與企業出錢出力實踐減塑,身為一般人的我們能幫上忙嗎?減塑生活又該從何開始?請跟隨我們整理出來的減塑心態培養三階段,一步一腳印,實踐減塑新生活。 減塑方案:八件事三階段 有別於網路上大大小小的減塑小撇步,我們認為減塑生活不應該是單調老套的。由於每個人的生活型態並不完全相同,在此僅給予方向,讓各位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態樣,再去調整並實踐僅屬於自己的減塑新生活,話不多說,就讓我們開始吧! 第一階段:自我檢視,回歸初心,禁塑生活的開始 一、我們源於自然,長於海島,維護海洋環境,禁塑迫在眉睫 身處副熱帶季風氣候,亞太地區中心點的台灣是一座島嶼,四周環海,除了台灣本地製造的垃圾,周遭洋流經過也帶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海洋廢棄物,參加過淨灘活動的人都知道,每到海邊總會看到垃圾,換句話說,我們已經陷入被垃圾包圍的窘境,這個狀況也隨時提醒著我們汙染無國界,人類所造的業終究會回到人類本身。知道這點後,我們更應該懷著當仁不讓的心態,將人類造成的問題在我們手中解決。 ➡️延伸閱讀:海洋塑膠微粒從哪裡來?身為地球公民我們該做什麼? 二、打開認識塑膠的大門 塑膠產業屬於石化工業鏈中輕油裂解後的產物,由於不同末端產品有不同需求,故塑膠原料也被製成不同種類,以用途來說可大致分為民生用塑膠以及工程用塑膠,兩者差異主要是成本考量加上是否具有高硬度、耐衝擊、抗酸鹼等特殊優異能力來區分,有關常見塑膠的簡易分類請參考本段末端的延伸閱讀。 當我們知悉塑膠於各領域的多功能應用,便能明白塑膠本身其實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一把雙面刃,善用它時能帶來巨大的好處,反之,沒處理好將會反過來咬你一口,這也是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困境。 ➡️延伸閱讀:出事了阿伯,快減塑!塑膠汙染危機如何席捲全球:附上分辨塑膠小撇步。 三、想想今天何時用了塑膠製品?有何減塑方案? 早上第一件事,刷牙洗臉,牙刷與洗面乳容器皆由塑膠製成。 出門前,錢包、悠遊卡也是塑膠製品。 中午時,外帶餐點,用塑膠盒、塑膠袋、塑膠餐具。 下班回家,買杯飲料搭配超商水果優格,全部是用塑膠容器裝。 以上是筆者的今日反省,提供給各位參考,你今天用過哪些塑膠製品呢?這個步驟非常重要,先了解自己的情況,再想想使用的塑膠製品是否有更環保的替代方案?才能夠對症下藥,永絕後患。 ➡️延伸閱讀:三分鐘跟上海洋環保最新議題:柔珠洗面乳沒用完怎麼辦?它跟塑膠微粒有什麼關係呢? 第二階段:減塑生活妙招,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禁塑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筆者於此提供幾個方向,並在這裡將分享自身的經驗,方便大家作為參考,也請讀者們發揮創意,分享自身經歷,讓我們一同為環境努力,以永續為己任,化腐朽為神奇。 四、減塑工程:檢視家中的塑膠製品 首先,家中不必要的一次性使用塑膠製品不再購買,接著把家裡須汰換的塑膠容器替換為可永續利用材質容器,比如玻璃、藤編、棉麻等材質,並將可回收的塑膠容器妥善分類並回收。從臥室開始,前往浴室,客廳,廚房,餐廳,一一檢查,由於塑膠原料價格便宜的特性,許多產品本來不一定要使用此材質,卻因為成本考量、一時方便而使用塑膠,故需要我們回頭檢視,看看所擁有的東西,是否一定要選擇塑膠材質? 五、我的出門必備減塑方案 在這邊筆者分享自己出門採買必備的組合: 不銹鋼餐盒+環保食物袋+木筷+玻璃吸管+環保食物袋+購物袋+麻繩+外出水壺 大家覺得這個組合足夠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減塑神器組合。 六、外食族減塑小常識 外食族包含外送族、外帶族加上內用族。除了上面提到的自備環保袋等等,外送服務不可避免地使用一次性的食品包材,故從飲食著手,我們能選擇降低一次性塑膠用品使用的方式,能內用就不要外帶,能外帶就不叫外賣。許多朋友曾向我們詢問:可是我們都用紙碗誒!跟各位分享一則小知識,其實紙碗、紙杯的內部都會加上塑膠淋膜(Coating)才能防止水透過去,所以在回收過程中,紙餐盒、紙碗、紙杯等稱之為「紙容器」而與「紙類」屬於不同類型。 第三階段:除了減塑方案,我還能做什麼?環保公民的主動出擊 七、擁抱大自然,留下回憶,帶走所有垃圾,減塑就是這麼簡單 推薦大家經常性地進行踏青、登山等親近自然環境之生態旅遊,讓我們見到野外本來的面貌,藉由這些活動,讓大人們脫離辦公室,使孩子們暫別教室,回到大自然的擁抱時也提醒我們,我們關心、在乎的自然風貌不應該被人類隨意破壞。除此之外,在旅途中,除了不帶走一草一木,更要將自己所製造的垃圾,隨身帶走,讓下一位旅行者,也能徜徉在美好的自然環境中。 八、分享減塑生活妙招並定期參加淨灘活動,成為終身環保志工 除了接近、感受大自然,我們更要主動出擊,在生活中實踐環境保護:最簡單直接的淨灘活動便是生活中最好的實踐。從做中學 ,從學中感,從感中悟。淨的是海灘,悟的是人生的大道。發揮自身影響力,我們應該邀請身邊的大小朋友們一同參與,使人們們知道實踐環保生活就這麼簡單。 結尾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與科技緊密結合,整體社會的享樂形式已經不同以往。資本主義興盛,帶來更快速、更便利的生活方式,但人們貪圖方便,卻沒顧慮到便利的生活不僅壓迫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也嚴重地破壞自然環境,等到一部分的人察覺了事情不對勁時,我們已身處地球第六次大滅絕的時代——地質史上頭一遭由單一物種直接引發的大滅絕事件。然而,我們的每一個微小的舉動,都能夠減輕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的現狀。現在就開始吧!閱讀完本文,按照步驟循序漸進地操作,不論什麼困難,歡迎聯絡我們,告訴我們你的疑難雜症,也歡迎向我們分享更多你的減塑小撇步。

    2021 年 7 月 9 日

    你「喝」得安心嗎?關於水質檢測你一定不知道的4件事!

    近年來氣候劇烈變遷,導致降雨減少,台灣時有傳出用水吃緊的危機,然而缺水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隨著都市擴張以及工商發展,河川、海洋遭受污染的程度提升、水質惡化,因此,可利用的水資源相對性減少。水質污染跟缺水息息相關,要解決缺水問題,解決水質污染也是必要工程,從而,「水質檢測」就成為提供用水時必須要考量的重要指標。 水質檢測可以分為「環境保護監控」與「民生飲用水監測」兩類,本文將簡單介紹什麼是水質檢測,以及水質檢測的方法與標準,以及常常聽見的水質檢測TDS的概念。透過綱要性的介紹,將繁複困難的專業知識轉換為通俗易懂的概念,帶你探索關於水質檢測你一定不知道的4件事! 1.什麼是水質檢測?水質檢測為什麼重要? 水質檢測就是對採樣的水體進行實驗分析,透過不同的方式以及標準,來判定水質狀況,進而檢視檢驗的水體是否能符合相關法規標準,安全地提供民生用水,或是容許一定程度的污水排放。 水是人體中所占比例最高的物質,同時,水分的攝取來源對於人體而言也非常重要,在許多場合下人體也會間接碰觸到水源。水質檢測的重要性在於,檢測數據若符合相關標準,不僅能保障用水安全,也能作為工廠不當排放廢水進入河川、海洋的裁罰依據,更能成為是否徵收水污染防治費的標準。 2.水質檢測的方法? 水質檢測方法真是族繁不及備載,因為不同的水體有不同的性質,因此水質檢驗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所要檢視的水質檢測標準也會有所差異。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對於水質採樣以及水質檢測方法,臚列超過百種。 因為水質檢測方法需要透過專業儀器以及專業人員分析,因此,以下僅列幾種檢測方法的名稱,具體的操作方式、排除干擾的因素以及該用何種試劑等細節,請參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的網站。 水中導電度測定方法-導電度計法(NIEA W203.51B) 水中色度檢測法-鉑鈷視覺比色法(NIEA W208.51A) 水中臭度檢測方法-初嗅數法(NIEA W206.52C) 水中總硬度檢測方法-EDTA滴定法 (NIEA W201.52B 水中金屬檢測方法-石墨爐式原子吸收光譜法 (NIEA W303.51A) 水中亞砷酸鹽、砷酸鹽及總無機砷檢測方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比色法 (NIEA W310.51A) 水中六價鉻檢測方法-比色法 (NIEA W320.52A) 水中硒檢測方法-批次式氫化物原子吸收光譜法 (NIEA W340.52A) 3.水質檢測的標準? 前文提及,針對不同水體有不同的水質檢測方法與標準。在這裡,以生活中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飲用水檢測作為範例,簡單介紹飲用水的水質檢測標準。根據飲用水水質標準的規定,飲用水水質檢測標準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總共會有68種指標數值: 水質檢測細菌性標準 大腸桿菌群 總菌落數 水質檢測物理性標準 臭度 濁度 色度 水質檢測化學性標準 44項影響健康物質 9項重金屬 2項鹽類 4項消毒副產物 15項揮發性有機物 13項農藥 1項持久性有機汙染物 5項可能影響健康物質 12項影響適飲性與感觀物質 自由有效餘氯限值範圍 氫離子濃度指數 順帶一提,雖然理論上只要飲用水在進行水質檢驗後,符合法規所規定的上述68種標準後就能直接使用,不需再進行過濾或是二次處理,然而,因為運送飲用水的管道使用年限不一,無法確保管道內沒有其他雜質會融入水中,因此,欲使用飲用水時,仍應加裝過濾系統,或煮沸後再行飲用。 4.什麼是水質檢測TDS? 常常聽見水質檢測TDS,究竟什麼是水質檢測TDS呢?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是指溶解性總固體含量,也就是水中溶解任何礦物質、無機鹽等無機物和少量溶解於其中的有機物總量。 水質檢測TDS作為檢測溶解於水中的固體量,也就是測量水的混濁度,白話一些,就是測量在水中我們肉眼無法看見的固體物質總量,用以判斷水體的混濁程度,而TDS含量愈低,水的純度就愈高。 水質檢測TDS操作方法係以水體電導率得出TDS相關數值,水中溶解物越多、導電性就越好,相對的TDS值就會越高。TDS以水的體積測量,單位為毫克每升(mg / L),或是百萬分之一(ppm)。而TDS值是判斷水質的重要參數之一,水質檢測TDS這個方法雖然簡單,但是我們無從用這個方法判斷溶解性總固體含量的具體成分,同時也無法判別哪些物質有害無害,更無法解析水中是否含有細菌或病毒。 水質檢測TDS僅能成為初步解析水質好壞的參考數值,舉例而言,如果要符合飲用水標準,還是需要多樣專業儀器進行檢驗,若相關標準皆有達標,才能提供民眾使用。然而,對於TDS值有基本理解後,我們可以將它當成一種相對化的標準,若檢驗水中的TDS值在一段時間內逐漸下降或是逐漸上升,就代表水質相對地變好或變壞。 結語 簡單介紹水質檢測的基本概念、水質檢測的方法與標準,以及水質檢測TDS的相關概念後,你是不是對水質檢測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了呢?雖然水質檢測TDS相對容易操作,然而要全面解析目標水體成分,還是必須透過專業器材與專業分析才能得知。尤其在環境水域的檢測中,肉眼不可及的細菌、化學物質,甚而是近年來成為熱門議題的塑膠微粒檢測,都需要倚靠專業人員才能進行檢測與處理相關廢棄物。如果你看完本文後有任何疑問,或是需要諮詢水質檢測相關服務,歡迎聯絡我們。

    2021 年 6 月 30 日

    海洋塑膠微粒從哪裡來?身為地球公民我們該做什麼?

    (圖源Pixabay.com) 塑膠微粒是什麼?關人類什麼事? 雖然學界目前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塑膠微粒(Microplastic)、或稱微塑膠的定義與化學組成,但大多數文章指向塑膠微粒為長度小於五毫米之塑膠(無論是碎片、粒子或纖維),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各個領域科學家們也開始對塑膠微粒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塑膠發明至今不到兩百年光景,已經以各種形式充斥於世界的每個角落,尤其以早期人們容易忽略微塑膠形式造成的污染,讓微塑膠在生態中隱形般的累積,繼2018年科學家在地球表面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發現塑膠微粒後,又有研究於世界頂端聖母峰(Mount Everest)上發現塑膠微粒。 除此之外,2020年出現令人難以置信的科學文獻,科學家首度於人體胎盤中發現塑膠微粒!這個驚人現實再度提醒全人類,我們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著下一代。聽到這邊,世界上還有人能置身事外嗎?   (Ragusa等人,發表於《環境國際》期刊) 塑膠微粒從哪裡來?大自然為什麼會有塑膠微粒? 在此引用2014年挪威文獻,Sundt等人將海洋中的塑膠微粒,分為以下兩大類: 初級塑膠微粒(Primary Microplastics):以微粒狀態釋放到海裡的塑膠,可能來自於洗衣程序、化妝品柔珠(Microbeads)、工廠製造過程釋出,或者由交通工具煞車時輪胎產生的微粒等等。 次級塑膠微粒(Secondary Microplastics):到了海裡才分解成微粒狀態的塑膠,可能來自於岸上廢棄物、廢棄魚具,經過曝曬等天氣因素碎裂成為微塑膠。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的報告指出,塑膠微粒的問題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嚴重,除了塑膠本身的塑化劑等有害成分,塑膠更有著吸附重金屬、戴奧辛等帶有劇毒成分的能力,廢棄的塑膠製品進入生態循環後,則將人類過去造成的污染帶回人類自身。 海洋塑膠微粒如何進入食物鏈?如何進入體內? 食物:身處四周環海的台灣,海鮮(Seafood)除了節慶必吃之外,更是我們許多人的生活日常,研究指出塑膠微粒是食物鏈中本來沒有的物質,卻於海洋生物的消化系統中大量被發現,根據食用習慣,我們從食用貝類中得到最多微塑膠,另外,筆者於東海大學時期修習海洋保育生物學,課堂上老師將漁民提供的樣本(魚)的胃進行解剖時,各組在顯微鏡下都能輕易發現塑膠微粒在海洋魚樣本中出現(參見圖三)。 飲用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飲用水中的塑膠微粒主要來源於地表逕流、工業廢水,此外,瓶裝水的裝瓶過程亦使塑膠微粒出現在飲用水當中。 呼吸:懸浮在空氣中的霧霾裡藏著塑膠微粒,不知不覺中被我們經由呼吸進入肺裡。 皮膚接觸:使用含塑膠柔珠之化妝品時,塑膠與皮膚有直接的接觸,雖然通常大於1微米的柔珠不太可能直接穿過正常皮膚,但是學界認為仍需要更多研究來釐清對於身體健康有無影響及任何關聯性。   (圖片源於筆者2018年課堂中解剖) 如何減少海洋塑膠微粒? 在知悉塑膠微粒的影響後,全體人類動了起來,知名人士包括微軟比爾・蓋茲、BBC動物學博士大衛・艾登堡爵士不約而同提及:改變必須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身體力行,下面,筆者將介紹三個行動,身為地球公民的我們,除了身體力行之外,更要善用自身之社會影響力,分享在各個社群平台,告訴身邊的朋友家人與政府:我參加環保活動,因為我在乎! 一、參加淨灘活動 岸邊的海洋廢棄物若沒有被攔截,未來將成為次級塑膠微粒,雖然淨灘所清掃的垃圾量還是太少,但是其中的教育意義與所引起之社群討論,才是淨灘活動的力量所在。下圖為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老師所組織的海洋廢棄物調查,其以身作則、寓教於樂的舉動深受廣大學生族群的歡迎,也引起眾多響應。   (圖片由筆者提供)   (圖片由筆者提供) 二、Micro PC海洋塑膠微粒過濾器 近年來除了國外科學界致力尋找減少自然中塑膠微粒的解方,身處亞太中心的台灣也不遑多讓,民間機構的努力已讓塑膠微粒脫離學術的象牙塔,來到民眾日常討論的話題中,除了社會關注度的提高令人興奮,還有一個好消息告訴大家:點點塑環保科技(Micro PC)創辦人洪以柔發明了一款無耗材塑膠微粒過濾器,經過測試已有成效,過濾器的出現帶給我們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相信在量產及廣泛應用之後,能夠為地球盡一份力,達到阻擋塑膠微粒 海洋中出現的實際成效。   三、從源頭著手:從你我做起,向塑膠微粒、一次性塑膠說不!   (圖源於Pixabay.com) 為阻擋塑膠微粒落入海洋,我們必須從同時圍堵初級與次級微塑膠。 防範初級微塑膠的方法包含不使用含塑膠微粒之化妝品,開車時降低車速,避免因車速過快煞車時釋放大量塑膠微粒等。落實資源回收為防止次級微塑膠出現的第一道防線,自備環保袋、餐具、水壺,不使用一次性(拋棄式)塑膠用品也是解方之一,讓塑膠製品不降落於不屬於他的地方。 結語:永續時代來臨,圍堵塑膠微粒   (圖片源於European Commission) 環顧整篇文章,除了每個人自身所能做到之外,政府的戮力推動亦至關重要,教育永遠是人類該投注最多資源之處,缺乏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台灣當前依舊存在以環境換取金錢的思維,現實上常看見,政治決定經常凌駕於環境保護之上。 以歐美為例,西方社會由於率先發起工業革命,故對於工業發展的代價、環境污染的體驗也較為深刻,尤其邁入二十一世紀後常被提起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bonsibility, CSR),除了重視概念上的永續性(sustainability),歐盟也祭出實際的獎勵機制,將原本的線性經濟(Linear Economy)朝向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方向推動,各大企業也逐漸理解到,公司要達到永續經營,必將企業體與全體人類的命運綁在一塊。當環境議題提升為顯學,社會大眾將環保、永續性納入消費考量之中,才能制衡工業資本利益所帶來的環境衝擊,還給下一代一顆乾淨美麗的地球。 活動資訊 看完文章,已迫不及待想投入減塑行列嗎?除了身邊可及的行動外,歡迎關注MicroPC點點塑官方網站以及Facebook粉絲專頁,接收點點塑的最新消息與活動資訊,讓點點塑與你分享愛護地球的新知與活動!   (圖源於Pixabay.com)

    2021 年 6 月 20 日

    海洋垃圾清理計畫:什麼是海洋垃圾桶?國內外四種海洋垃圾桶原理及比較

    根據報導,海洋垃圾中,高達5.25兆件都是塑料廢物,而漂浮在海面上的海洋垃圾重達26萬9千噸。這些海洋垃圾根據成分和大小的不同,所需要的分解時間也不一樣,小如煙蒂的吹嘴,就需要1~5年的分解時間、塑膠袋則需要10~30年、寶特瓶則是450年,另外,令人震驚的是魚線所需要的分解時間更是超過500年以上,這些海洋垃圾已經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甚至開始反噬人類。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oundation)的研究指出,人類每人每週吞下約5公克的塑膠微粒,這些塑膠微粒會先被魚類誤食進入生態循環,再輾轉來到人類的餐桌上,若人們再繼續忽視海洋垃圾的問題,屆時,無論是人類還是海底生物都將被人類製造的海洋垃圾覆滅。 既然傷害已經造成,人類便開始想辦法進行海洋垃圾回收,但是人類該如何從廣大的海洋開始海洋垃圾清理呢? 接下來,本文將為大眾整理四種國內外的海洋垃圾回收方式: 國外: Mr.Trash Wheel Seabin The ocean cleanup 國內: Micro PC 點點塑 Mr.Trash Wheel 垃圾輪先生 Mr.Trash Wheel位於美國的巴爾的摩(Baltimore),巴爾的摩是馬里蘭州(State of Maryland)最大的城市。過去每逢下雨時,河流的末端都會聚集大量垃圾,因此,人們便希望能夠創造一種浮動於水面上的海洋垃圾清理器,於是,Mr.Trash Wheel便誕生了。Mr.Trash Whee的功用是攔截並收集垃圾,它的創辦人凱萊特(John Kellett),早於2008年時,便創造出第一代的垃圾輪先生,後經不斷改良,終於在2014年5月正式將它下水啟用。 Mr.Trash Wheel海洋垃圾桶原理: 它是由垃圾箱、水輪、輸送帶,這三種構造組合而成,其動力能源主要透過水力進行發電,利用水流來推動水輪轉動,進而帶起輸送帶的運轉,將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推進垃圾箱中,而當水的流速不足以推動水輪時,則會輔以太陽能進行發電來繼續回收海洋垃圾。 Seabin 海洋垃圾桶 來自澳洲的兩位衝浪愛好者,杜頓(Andrew Turton)和斯格林斯基(Pete Ceglinski),他們對於日益嚴重的海洋垃圾問題擔心不已,毅然決然投身於研究海洋垃圾回收等相關議題。最後,歷經十年的努力,打造出一款全自動化的海洋海洋垃圾清理器—Seabin海洋垃圾桶,這是一台能夠24小時持續運作的海洋垃圾回收機器。 海洋垃圾桶的設計是針對港口或者岸邊的垃圾作為主要回收目標,每年依據天氣變化和垃圾量的多寡,大約可以回收1.5噸的海洋垃圾,包括小至2毫米的垃圾碎片、油汙,皆可以被海洋垃圾桶捕獲。另外,海洋垃圾桶中的垃圾袋可以承重約20公斤的垃圾量,並且可以重複使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價格不斐,一個海洋垃圾桶的售價約11萬台幣,然而,相較於其他海洋垃圾回收方式,例如:依靠人力徒手撿、開船清運等,都更佳省力、省能源。 Seabin海洋垃圾桶原理: 海洋垃圾桶利用岸上的幫浦來製造水流,並透過水流將垃圾帶入中空的垃圾桶中,桶子的底部是用濾網構成,因此,每當水流帶著垃圾進入桶子時,垃圾便會被濾網卡住。 海洋垃圾桶運用的原理和我們在吃火鍋時,會將漂浮在湯面上的肉末用湯勺撈起的原理類似,兩者都是利用水的表面張力,將浮在水面上的物質導入將高一點的容器內,Seabin透過加高垃圾桶邊緣的高度來製造水位差,達到收集懸浮海洋垃圾的效果。 然而,當水流隨著垃圾湧入垃圾桶中時,原本加高垃圾桶邊緣所創造的水位差便會逐漸減少,那麼,該如何保持垃圾桶的水位差呢?他們的解決辦法是在岸邊搭建一個抽水機,一則是為了在水面靜止時,將抽水機抽出的水再排回原本的水源中,以此來創造水流,二則是把抽水機和垃圾桶底下的排水口相互連接,利用抽水機抽出湧入垃圾桶的水,如此一來,便能達到一直保持水位差的目的。 The Ocean Cleanup 來自荷蘭的青年史萊特(Boyan Slat),從小便對於汙染日益嚴重的海洋生態感到焦慮,因而在大學時期便選擇中輟,轉而研究關於海洋垃圾回收等議題。隨後,他創立了自己的組織海洋潔淨基金會(The Ocean Cleanup,後簡稱TOC)。 在一場TED演講中,他發下宏願,打算製造一台海洋吸塵器來清光漂浮在海面上的垃圾,隨後,這場演講吸引大量資金湧入,讓他能夠成功開始籌備計畫。2018年9月,史萊特的第一次航行目標是清運加州的「太平洋垃圾帶」,最終卻已失敗告場。在經過事後分析檢討,直至2019年的6月再度啟航才迎來首次成功。 延伸閱讀:Boyan Slat 於TED演講 The Ocean Cleanp海洋垃圾桶原理: 海洋吸塵器的運作原理是依靠風力、海浪、洋流這三種自然力量來推動海洋垃圾被圍欄卡住。圍欄是透過總長約600公尺的浮桿製作而成,圍欄下方垂著約3公尺深的裙邊,其目的是網注細小的海廢碎片,以及藉由裙邊來創造下沉水流,藉此幫助海洋生物在誤入圍欄時,能夠順著下沉水流離開圍欄。圍欄的中段裙邊較長,阻力較大,因此能夠自然形成一個弧形攔截器,使垃圾能夠集中一地。另外,每隔一段時間,有如海上垃圾車的船隻便會出現將垃圾載走,運送上岸後,便會將這些垃圾回收加工再售出,其所得的利潤又會繼續投入海洋垃圾回收工作。 延伸閱讀:The Ocean Cleanup官方介紹影片 Micro PC點點塑 前三種海洋垃圾車都是國外知名且成功的案例,然而,當我們想要向他們諮詢相關服務時,卻可能因為沒有中文服務頁面,或者價格高昂,而望之卻步。 因此,點點塑誕生了,點點塑是台灣在地的環保機構,透過自主研發無耗材過濾技術,打造出一種可以捕捉直徑約20微米的塑膠微粒捕捉器來進行海洋垃圾清理,主要用於清除水中微小的物質,例如:塑膠微粒、金屬碎屑等。 點點塑海洋垃圾桶原理: 它的運作原理是透過將捕捉器的內部結構設計為傾斜板,當水流沿著傾斜板向上湧入時,水流所夾帶密度較大的泥沙便會沿著傾斜板向下沉降,造成液體與固體分離的情況。 順應水流方向,顆粒會在斜板與斜板之間打轉,水流順應斜板向上,而密度較大的顆粒會沿著斜板向下沉降,造成液體與固體分離的效果。 另外,點點塑除了常年協助政府蒐集海洋垃圾,同時也幫助工廠開發過濾設備,以及協助電鍍等工廠節省耗材情況,詳細服務內容可以直接洽詢點點塑官網。 項目 Mr. Trash Wheel Seabin TOC Micro PC點點塑 目的 防止垃圾流入海中 防止垃圾流入海中 收集海面漂浮物,用來建立海廢價值鏈 分離水中的塑膠微粒並回收 優點 1.依靠永續能源運作 2.較穩定不易壞 1.機動性高 2.耗能低 1.可回收漂浮於海中央的垃圾 2.透過建立品牌來創造高收益 1.無耗材 2.過濾20微米的微粒 3.價格最低 4.較好取得 缺點 僅用於岸邊 1.定期更換垃圾袋 2.較易損壞 3.僅能用於岸邊 1.成本最貴 2.實際航行僅2次參考數據較少 1.無法過濾大型垃圾 2.僅能用於岸邊 發 起 人 John Kellett 1.Andrew Turton 2.Pete Ceglinski Boyan Slat 洪以柔 結論 雖然本文介紹了四種不同的海洋垃圾回收方式,但無論是哪一種回收方式都無法徹底執行海洋垃圾清理,只要人們無法完全改變排放垃圾至海洋的行為,海洋就無法徹底乾淨,因為海洋垃圾回收的速度遠遠低於人們製造垃圾的速度,唯有從根源開始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減少甚至不再使用塑膠製品,才是真正能將海洋垃圾解決的唯一方法。 想要知道更多關於海洋垃圾的資訊,都可以來我們FB粉絲專頁和我們一起討論, 現在就一起來加入點點塑的行列吧~

    2021 年 6 月 20 日

    海洋污染是「你」造成的?你不可以不關心的海洋垃圾問題!

    地球約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其中海洋佔比大約是97%,也就是說地球表面大部分都被海洋所覆蓋,海洋在人類生活中因而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然而,自1950年代開始,人類使用塑膠製品的頻率大增,塑膠製品的產量也不斷提升,沒有妥善處理的塑膠垃圾就這樣被人類拿來回饋生命之母——海洋。根據Pew Charitable Trusts 和 SYSTEMIQ 在2020年7月份所發出的海洋污染報告指出,流入海裡的塑料量,預估會從2016年的1,100萬噸/年增長到2040年的2,900萬噸/年。 如此龐大的塑膠垃圾量,不僅造成海洋污染,也讓嚴重的海洋垃圾問題躍上檯面,成為各先進國家必須共同克服的目標。然而,海洋廢棄物並不是只有塑膠製品,海洋垃圾種類千變萬化,究竟什麼是海洋垃圾(海洋廢棄物),它們又從何而來?海洋的未來又該何去何從?本文將帶你探討海洋垃圾的種類以及來源,以及海洋廢棄物對環境與生態造成的影響,對於海洋垃圾問題,你不能再沈默!從今天起一同來更深入認識台灣周遭的海洋污染議題吧! 一、什麼是海洋垃圾(海洋廢棄物)? 在談什麼是海洋垃圾之前,讓我們先對海洋污染下一個簡單的定義。什麼是海洋污染呢?海洋污染就是人類直接或間接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包括河口灣),造成損害生物資源、海洋生物並且危害人類健康等不良影響。簡單來說,海洋污染是因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其中最嚴重、也是與你我最貼近的,是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海洋廢棄物,又稱為海洋垃圾問題。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對海洋垃圾的定義如下:海洋垃圾(Marine Debris)意指任何因人為活動直接或間接產生,有意或無意地被直接丟棄或間接棄置遺失,不論其源頭,持續不斷地、最終進入海洋環境的固體廢物。白話一點,海洋垃圾(海洋廢棄物)就是因為人類活動所生產製造,最後流入海洋的廢棄物。而海洋垃圾問題正是目前世界上所面臨最浩大、最嚴重、擴散範圍最廣的污染。也因此,在探討海洋污染議題時,我們往往會聚焦在海洋垃圾問題上。 二、海洋垃圾(海洋廢棄物)種類? 當我們建立了關於海洋垃圾的基本概念後,你或許想問,究竟海洋垃圾種類有幾種呢?然而,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在上段,我們已經定義海洋垃圾就是因為人類活動所生產製造,最後流入海洋的廢棄物。也因此,任何海洋廢棄物,包括玻璃瓶罐、鐵鋁罐、塑膠瓶罐、保麗龍等等都能被歸類為海洋垃圾。然而,其中最難解決的,便是塑膠類製品的海洋廢棄物。 海洋垃圾中的塑膠類製品容易對於海中生物造成不良的影響,例如誤食塑膠碎片而導致死亡。更重要的是,海洋並不能有效分解此類的塑膠廢棄物,因此,這些塑膠類製品僅能分裂為更小的碎片。而這些細小的、長度在5mm以下的碎片被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定義為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塑膠微粒對於海洋生物、環境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常顯著的,因為篇幅有限,在此不贅述,但推薦想要更了解海洋環保議題的你去閱讀這篇文章 ☞延伸閱讀:⟪海洋塑膠微粒從哪裡來?身為地球公民我們該做什麼?⟫ 三、海洋垃圾(海洋廢棄物)的來源? 海洋垃圾從何而來?從單一或多點來源區分,海洋垃圾可以細分為來自單一污染源(point source pollution)或是非點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非點源污染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水面逕流,流經不定數量的人類生活生產場所,例如:農場、街道、郊區住家等,並最後匯集流入海洋。另外一種來源區分方式,就是區分海洋垃圾是來自陸地製造,或是海洋製造。 根據研究,大約有八成的海洋垃圾是來自陸地活動。陸地產生的海洋垃圾,通常是來自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而這些垃圾隨自然力帶入排水管道,並經沿岸流入海洋,最終成為海洋垃圾。另外兩成的海洋垃圾則來自海上活動,如漁船或航運等相關活動所產生的垃圾被直接棄置於海上。 根據上述資料可以得知,人類日常在陸地上生產的垃圾,還是占海洋垃圾的大宗,就此,你我在不注意的情形下,或許都是造成這場海洋浩劫的幫凶。從而,正確認知到什麼是海洋廢棄物,並且深入探討海洋垃圾種類、海洋廢棄物問題將會更有助於我們對於海洋環保以及海洋污染議題進行深度學習。 四、結語:海洋的未來?尚待解決的海洋污染議題 前文已深入剖析海洋垃圾的定義、海洋垃圾種類以及海洋垃圾來源等海洋污染議題,也簡單地提到塑膠微粒的相關概念。而對於海洋廢棄物、海洋垃圾的處理,也是近十年來各國無不為之努力的重要目標,究竟如何處理數量如此龐大的海洋垃圾?除了研發相關清理海洋廢棄物的設備以外,也不能忽略從源頭建立起把關的觀念,在生活中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妥善回收垃圾,並且深刻認知到:今天你小小的方便,是對所有海洋生物巨大的傷害!而這些被海洋生物所誤食的塑膠製品,最終還是可能因為人類食用海鮮回到你自己體內,對你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海洋的未來,不是只與海洋生物有關,也是與我們自身息息相關。最後,如果你也有想要保護海洋生態的熱忱,也認知到海洋污染議題的嚴重性,歡迎你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了解更多海洋新知,或是你也可以選擇參與相關海洋教育活動,與我們共襄盛舉一場海洋保育的盛宴。 聯絡方式: 官網:https://micropctw.com/homepage 信箱:micropctaiwan@gmail.com 電話:+886 953-790-504

    2021 年 6 月 20 日

    素養導向教學時代來臨,實踐海洋教育一點都不難!

    108新課綱時代來臨,要如何將發展議題融入課程?海洋教育為108課綱中規定的19項議題之一,喜愛海洋的你,將海洋教育議題融入課堂是很棒的選擇!搭配良好的海洋教育教材,將能喚起學生對海洋的關注,培養學生對於海洋保育、海洋生態、海洋環保等觀念,進而提升全民素養,達成海洋永續之願景。 十二年國教上路,為什麼要將海洋教育議題融入課程?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說明「議題」為日常生活中具討論性的主題,將議題融入課程當中,透過多元方式使課堂內容與生活連結,利於將各領域學習內容連結與統整,且議題具有以下特性: ⭑時代性 ⭑脈絡性 ⭑變動性 ⭑討論性 ⭑跨領域   將議題融入課程,並以生活化教材引導學生達成核心素養學習,能夠強化教育與社會的連結,進而使社會進步,提升學生對於生活中的議題敏感及關注,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課程包含以下19項: 1.性別平等 2.人權 3.環境 4.海洋 5.科技 6.能源 7.家庭 8.原住民 9.品德 10.生命 11.法治 12.資訊 13.安全 14.防災 15.生涯規劃 16.多元文化 17.閱讀素養 18.戶外 19.國際 那麼,海洋教育方面,我們該如何將海洋教育議題融入課程,落實海洋保育、海洋環保議題?海洋教育的重要性又為何? 海洋教育議題重要嗎?海洋教育的重要性 身處四面環海的台灣,如何推動海洋教育議題為所有台灣人重要的課題,因應以核心素養為課程主軸的108課綱,我們都應建立海洋基本素養,達成「親海、愛海、知海」的願景,將海洋議題融入教學並實踐海洋教育,學習海洋保育、海洋環保、珍惜海洋資源進而達成海洋國家的永續發展。 海洋教育學什麼? 根據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中議題融入說明手冊說明,海洋教育學習目標為: 1.體驗海洋休閒與重視戲水安全的親海行為。 2.了解海洋社會與感受海洋文化的愛海情懷。 3.探究海洋科學與永續海洋資源的知海素養。 海洋教育有6大議題作為學習主題,明確列出國小、國中、高中等教育階段的海洋保育議題實質內涵: 如何將海洋議題融入各領域教育課程? 海洋教育議題可融入多種領域,例如: ⭑社會領域 認識台灣地理位置的特色,說明四面環海的國家如何發展海洋相關產業,在發展產業的同時如何兼顧海洋保育,並落實海洋環保。 ⭑自然科學領域 了解海洋中的各種物質,說明如何處理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促進海洋環保;且讓學生了解塑膠微粒進入生態循環對海洋保育的傷害。 ⭑語文領域 透過閱讀海洋文學作家的作品,了解海洋意象並引導學生寫作關於海洋之文學作品,以多元層面關注海洋教育議題,為自己重視的海洋教育議題發聲。 ⭑數學領域 說明海廢機台的數據計算運作原理,指導製作小型海廢機器人,以投入儀器製造的科技方式落實海洋環保。 ⭑健康與體育領域 參與多元海洋休閒水域活動,學習水上活動之知識與技能;透過了解海洋保育,參與海洋休閒水域活動以不傷害海洋的前提進行,知海以後更親海。 ⭑藝術領域 說明海岸周邊環境,並以寫生活動親近海洋,創作心目中的海洋意象,以藝術層面關注海洋教育議題,為自己重視的海洋教育議題發聲。 各領域想發展海洋教育,如何取得海洋教育教材與資源? 點點塑公司致力於研發各式跨領域海洋教育教材並與龍騰出版社合作,且擅長處理環境過濾、養殖過濾、水域塑膠微粒檢測等環境問題,以教育和科技落實海洋環保。 不僅具備專業海洋知識,更具備完善的實踐能力,能協助您在社會、自然、語文、數學、藝術等各種領域之跨領域教學。 點點塑於海洋教育議題融入課程具備豐富經驗,也開發了自己的海洋教育教材,以下為與點點塑合作之課程參考: 課程名稱:海洋創客-科技實務篇 課程簡介: 透過了解塑膠微粒與全世界的海洋科技設備,分組共同發想並動手設計出海廢機台,完成後實地測試其效能,並交流各組海上科技蒐集設備,使學生互相學習討論,並明白落實海洋環保並不困難,為具備認知、技能、情意之議題融入課程。 108課綱之核心素養以「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等三大面向培養「終身學習者」,而點點宿研發的各式海洋教育教材將素養導向課程與生活情境擁有緊密連結,讓海洋教育深植人心,搭配實作方式培養學生正確的海洋環保觀念,一同讓台灣成為重視永續發展與海洋保育的海洋國家! ➢查看更多點點塑海洋教育教材與課程資訊: 108新課綱上路,議題融入課程為現今教育趨勢,點點塑提供專業且完善的海洋教育議題融入課程,針對各領域教學的需求研發教案,歡迎聯繫點點塑取得更多課程資訊與海洋教育相關合作。 聯絡方式: 官網:https://micropctw.com/homepage 信箱:micropctaiwan@gmail.com 電話:+886 953-790-504

    2021 年 6 月 16 日